通常的培訓專業課程按照3:7的學時比例設置課堂學習和實踐操作教學。學員在實踐課程階段在教員帶領下完成全過程的修復實習。目前常規的課程設置包括:
1) 藝術史和修復理論
不同材質文物藝術史
修復理論
2) 技術類課程
制作技術史
傳統修復技術
保護和修復:技術、方法、材料
包裝、運輸和保存技術
3) 化學類課程
無機化學基礎
有機化學基礎
文物保存環境化學
巖相學和礦物學
顯微觀察技巧
4) 物理類課程
修復應用物理
環境物理
常用調查和檢測技術
5) 生物學課程
生物學基礎
無機材料的生物損壞機理
有機材料的生物損壞機理
生物調查和取樣技巧
6) 檔案記錄課程
工具測量和攝影測繪
文物修復檔案建立
信息技術在文物修復和檔案建立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