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忻州市文旅局、繁峙縣文物保護所等機構支持的“2021年度壁畫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在山西省繁峙縣順利結業。我院喬云飛副院長、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任毅敏、忻州市文旅局黨組副書記楊松樹、繁峙縣政協主席楊有成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結業匯報暨結業儀式。 張曉彤研究員從教學目標、教學組織、課程架構、培訓實施、培訓成果等方面對本次培訓進行了匯報,同時就此次培訓的工程實踐意義進行了總結。隨后參訓學員就巖山寺壁畫彩塑前期研究與價值評估、環境調查與分析、結構穩定性調查、病害調查與評估、制作材料與工藝分析及復原試驗、保護修復試驗及保護方案設計等進行了6個專題的匯報。
 結業匯報會
任毅敏院長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的成果,對繼續加強與我院在古建筑壁畫保護修復人才培養領域的合作發出了邀約。并對本次培訓學員提出了四點期望:堅持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與重要指示,不辜負國家的重托與厚望;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對我國壁畫文物保護進行深層次的總結和研究;發揮多學科協同合作,解決壁畫文物保護難題;與時俱進,深入挖掘闡釋文物價值,讓壁畫彩塑文物活起來。
 任毅敏院長、喬云飛副院長講話與點評
喬云飛副院長對此次培訓的豐碩成果表示肯定,并對學員匯報進行了點評。他表示本次培訓以完成巖山寺壁畫彩塑文物保護修復方案設計為目標,以多學科背景的學員組成了一個結構均衡的工作團隊。通過教研融合,凝練出一種良好的實踐模式。他希望大家通過培訓,能夠將所學反哺事業需求,并期望未來大家能繼續參與到文研院主導的彩塑壁畫文物保護修復研究與實踐中來。 本次培訓班課程共歷時48天,分別完成了線上線下的理論課程和現場實踐課程。培訓項目組與22名學員編制完成《繁峙縣巖山寺壁畫彩塑文物保護修復設計方案》、《病害調查及統計》、《壁畫文物建筑墻體穩定性評估報告》、《彩塑穩定性評估報告》、《高光譜分析報告》、《紅紫外光信息提取報告》、《碑刻提記圖釋》及工作日志,共計35.1萬字,繪制完成112張壁畫彩塑病害圖、及2幅壁畫的復原繪制。 全體學員認真努力,團結協作,順利通過考核,獲得結業證書。通過教學互動,本次培訓充分激發參訓人員的專業能力,并借助專業交叉的特點,形成“眾人劃槳開大船”的文物保護新模式,實現了教學成果向科研和工程實踐成果的轉化,逐步體現其超越于傳統保護項目運作的優勢;實現了對于建筑壁畫保護修復工程實踐及研究方法模式的探索,促進了壁畫文物保護修復專業研究的發展。
 1現場工作布置2地質雷達探測3壁畫復原4病害調查 5郭宏現場進行預防性保護教學6高光譜檢測7材料性能試驗
 結業合影
 劉曙光理事長赴現場授課合影
 原壁畫
 工藝復原壁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