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4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舉辦的“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培訓班在職業技能學訓測云平臺(線上)順利開展。4月2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為全體學員作了《如何做好考古領隊》的直播授課,課程中高度概括了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同時總結了中國考古工作的經驗,結合新時期黨和國家對考古工作的重視和要求,對新任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的職責和使命進行了明確,并且用自身的感受強調了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在考古工作中的重要性。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處長張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解冰、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喬云飛等在現場聽課并出席結業儀式。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授課
 授課現場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喬云飛在結業致辭中感謝國家文物局對我院的信任,并對為此次培訓班授課的各位老師表示感謝,他指出,新時代考古學對考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無疑是這支隊伍的核心,需加強多學科研究合作,并希冀學員們在今后為中國考古學做出更大的貢獻。學員代表冉宏林表示,通過本次培訓意識到新時代的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要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注重對發掘對象價值和意義的闡釋提煉,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專業力量。 此次培訓是我院繼2007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委托我院承辦的第十四屆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崗前培訓班,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后舉辦的第一次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崗前培訓班。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年度培訓由往年的現場培訓變為線上,為期7天的時間里,學員們在線上學習了14門理論課程,共邀請到行業內14位專家和學者就我國考古工作的政策與管理、考古項目預算編制管理、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境外合作考古研究、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技術及應用、科技考古等內容進行了講授。理論學習之外,就“新時代的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應如何認識自身定位”、“對于當前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的認識”主題進行了兩次線上研討,分十組做了精彩的匯報交流。學員們表示,雖缺少現場實訓,但加強了研討交流,從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到科技考古,從政策法規到網站操作,有廣度卻不失深度,有理論又不丟實踐,建立了與其他單位之間的聯系。 培訓結束,共提交了71篇個人培訓總結、20份研討交流報告,經考核,71名學員獲得了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結業證書。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為學員代表頒發結業證書
 柴曉明院長講話 喬云飛副院長結業致辭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處長張凌授課
 全體合影
 首都師范大學雷興山老師授課 社科院考古所李存信老師授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