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組織召開“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全國線上培訓會。國家文物局有關處室、項目組成員,以及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廳/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的近300人通過騰訊會議方式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副所長、項目負責人丁燕主持。
 “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培訓會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資源管理處聶政介紹了“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建設背景和意義,并提出工作要求。丁燕副所長重點強調了信息系統優化提升的主要功能。項目組成員李春玲研究員就“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填報說明進行了詳細講解。武漢數文科技有限公司劉盼華工程師代表軟件研發單位介紹了“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操作指南,講解了該系統的具體操作方法和內容填報要求。于冰研究員與項目組其他成員一同解答了會上提出的問題。

此次培訓是國家文物局委托開展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匯總整理項目”的重要工作環節。在前期開展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匯總整理工作基礎上,本項目經過廣泛調研,將原“文物保護單位基礎信息錄入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建設成為“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系統已于近日向全國各地開放,全面啟動補充填報工作。 “不可移動文物基礎信息錄入系統”優化升級后,將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資源進行整合管理,有望實現不可移動文物因公布、升級、降級、合并、撤銷等情況而發生的級別之間自動轉換,特別是引入“文物編碼”作為不可移動文物點的唯一身份識別信息,避免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因各類屬性信息變更引起的統計混亂。同時,系統增加動態管理功能,不可移動文物屬性信息發生變更時,系統能夠記錄其變更內容和變更時間,可以實現不同時點和不同時段的記錄和統計。尤為重要的是,系統將面向各級各地文物管理部門常態化開放,各地可以根據各自資源特點和工作需要管理用戶權限、設置富有地域特色的信息項等,為各地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管理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