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以實際行動助力深化亞洲區域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2025年5月7日至13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黎帶隊赴日本,代表我院與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奈良文化財研究所(以下簡稱“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簽訂雙方友好合作研究協議書。此次合作旨在促進我院與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等領域的協作,共同探索亞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期間,我院還深入調研了日本在摩崖造像、古建筑、墓葬壁畫等大型不可移動巖土類文物的保護研究及展示利用的經驗做法。 簽約儀式前,雙方回顧了前期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李黎副院長指出,在合作協議簽訂的基礎上,雙方將深化合作內涵,圍繞石質文物、古建筑、壁畫及館藏文物等多類型文物的保護研究與展示利用開展聯合攻關,共同推動中日兩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共同攜手為亞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丁燕處長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日方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展示利用方面的經驗,并期待雙方在研究、展示、利用與管理等多維度開展務實合作。 本中真所長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合作協議的簽署將在實踐與學術層面推動雙方的深入合作,雙方將攜手運用自然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遺產科學”方法,應對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帶來的挑戰,共同守護和傳承珍貴文化遺產,為中日乃至亞洲及全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注入新動力。加藤真二副所長高度評價了中國在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科學方法與理論水平,今后雙方將通過進一步的跨國研究活動,助力兩國學術交流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長遠發展。 簽約儀式過后,調研團隊先后調研了奈良文化財研究所保存修復科學實驗室、高瀨石佛、元町石佛、臼杵石佛摩崖造像、王塚裝飾古墳等日本巖土質文物保護研究與實踐現場,與脇谷草一郎室長及相關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和討論,并就下一步具體合作計劃進行了探討。
 簽約儀式及中日雙方代表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