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6月12日上午,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六三以“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為主題講授專題黨課。 專題黨課從“何為中國式現代化、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意、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文化遺產蓄勢賦能、中國式現代化不能丟了‘根和魂’、中國式現代化不能缺失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現代化”等5個方面展開,回顧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的提出歷程,梳理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內容,闡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文化遺產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李六三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少數人的現代化,而是著眼于最廣大人民利益實現的現代化,是以全體人民為中心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和創造,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同樣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和創造,這是中華文明的人民性特征。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要想通過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本質要求,就必須尊重文化遺產。新時代的文物保護工作者既是文物的守護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者,更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文物資源具有以物證史、以史增信的獨特優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意。 李六三要求,文研院作為國家文物局直屬的文化遺產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更應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要堅持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以問題為導向,在“保護第一”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有效利用”;要堅持守正創新,錨定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國家隊”目標,踐行“立足首都、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創新業務布局;要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強化文物保護現代化人才基礎支撐。我們要聚焦主責主業,為構建并完善中國特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不懈奮斗,把理論學習成效轉化成務實行動,以實際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文化遺產領域智慧和力量。
 李六三同志講黨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