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由商務部主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辦的“一帶一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修班在北京順利結業。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項目二處副處長張海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向東出席結業典禮并致辭。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博教育科技培訓學院教務長張曉彤主持結業典禮。典禮伊始,全體人員共同觀看了研修班回顧視頻,重溫了這段充實而難忘的學習時光。
李向東副院長做項目總結發言,回顧了研修班的豐富內容。本次研修班課程涵蓋中國國情概況、世界文化遺產管理、遺址博物館建設、絲綢之路考古新發現等內容,介紹了中國在聯合申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傳承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組織學員們參觀了八達嶺長城、故宮博物院等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多家博物館,前往景德鎮深入體驗陶瓷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收獲頗豐。李向東副院長表達了對未來與各國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合作的期待。 來自柬埔寨的學員Sanpiseth KIM代表全體學員向中國政府和組織單位表示衷心感謝。他認為本次研修班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領域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機會,為建立良好而廣泛的合作網絡搭建了平臺,期待未來能再次相聚,深化交流與合作。 來自埃及的學員代表Clair Nassan Lamei Malak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表示此次研修班讓自己有幸親眼見證了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卓越工作,從創新的博物館實踐、完善的政策框架到系統的教育策略,中國不僅在守護歷史,更在為文化遺產構建充滿活力的未來。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科技與人工智能在遺產保護中的應用,如 3D 建模、AI 輔助監測等,這些創新方法為她回國后的工作提供了諸多可借鑒的思路。在實地考察中,景德鎮之行讓她深受觸動,傳統工藝與教育、社區的融合,生動詮釋了如何讓文化遺產在當代煥發活力。她還提到,文化體驗活動通過共享的人文體驗彌合了文化隔閡,而研修班工作人員的專業與熱忱也讓她倍感溫暖。最后她表示,這次經歷不僅讓她收獲了知識,更結識了新的友誼,為繼續投身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來自斐濟的學員代表Kuruwale Inise Waseitotoya向中國政府表示感謝。她表示本次研修班讓大家深刻體會了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通過研修班的學習,深入了解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舉措,在與各國學員的交流中收獲了珍貴友誼。 張海龍副處長代表主辦方向全體學員致以誠摯問候,并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精心組織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繼續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協商與對話,增進戰略互信,深化相互支持與協作。中國人民愿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盡己所能提供幫助,分享知識與經驗,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挑戰與危機,攜手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張海龍副處長和李向東副院長共同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和紀念禮品,見證大家的收獲與成長。 本次研修班為期14天,來自亞洲、歐洲、非洲、中美洲和大洋洲共7個國家的23名政府官員及專業人員參加。研修班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調研及案例研討等形式,不僅讓各國學員系統學習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與經驗,更搭建了跨文化交流的橋梁,為深化“一帶一路”國家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助力,為推動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力量。
 結業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