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是國家文物局直屬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九十年來,文研院一直秉承 “開門辦院、互利共贏”合作理念,努力推進研究型、保護型、開放型、國際型“國家隊”建設,匯聚各方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為推動我國文物事業發展,文研院與國內外多家文化遺產機構深入合作,不斷開展文物保護的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共同解決了文化遺產行業面臨的多項緊迫問題和技術難題。根據《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規定,現面向社會發布2025年開放課題申報公告,歡迎國內文化遺產相關研究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組織研究人員積極參與申報,并鼓勵與文研院科研人員聯合申報。 現將申報事項公告如下: 一、重點資助選題方向 ?。ㄒ唬┱吖芾眍?br> 1.新時代文化遺產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政策理論與管理制度研究 2.各類文物保護管控路徑研究(城墻類、民居類等) 3.基于人工智能(AI)的科研項目管理設計與應用研究 ?。ǘ┗A研究類 1.巖土質文物修復與加固材料系統化改性研究(灌漿、錨固材料等) 2.文物保護領域國際標準化研究 3.文物價值挖掘及展示研究 4.數智技術賦能中國古城系統調查與整體保護研究 5.亞洲多元文明板塊中的古城系統性保護研究 ?。ㄈ┍Wo技術類 1.文物建筑大木作修繕保護智能化技術裝備應用研發 2.現代科技手段在不可移動文物監測中的應用研究 3.石質文物數字化復原及虛擬拼對技術研究 4.巖畫類文物保護技術研究 5.巖土文物數字化精細測繪與結構探測關鍵技術研究 ?。ㄋ模┱故纠妙?br> 1.依托文化遺產資源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研究 2.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與建設中文物系統性保護與傳承利用研究 3.中國傳統木構營造技藝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利用研究 4.近代公共建筑保護利用工作現狀及布局 二、課題申報須知 1.課題申請人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放課題管理辦法》約定;具有獨立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在職科研工作者。 2.申請人所在單位應在相關領域具有較為豐厚的學術資源和較強的研究實力;設有能夠履行科研管理職能的部門,可以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并承擔信譽保證;單位須對申請人的資質進行審核,并在申請書上蓋章確認,須承諾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實驗設備、研究資料、資金配套等。 3.根據重點資助選題方向,允許不超過兩家單位合作申報,共同發揮相關單位的優勢。 4.課題研究周期一般為兩年至三年。課題實施過程中,課題負責人須按要求編報全年度、中期報告,包括研究執行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課題研究完成后,須按規定提交課題總結報告及相應成果。 5.文研院組織學術委員會對申報課題進行評定。根據評審結果,為優秀選題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具體金額依據課題性質而定,重大課題每項資助約60-100萬元;重點課題每項資助約30-50萬元;一般課題每項資助約10-20萬元。 6.開放課題項下所產生全部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由文研院與課題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共同享有,課題組享有署名權,成果發表須征得雙方同意,并在顯著位置注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放課題資助”字樣和課題編號(英文標注:“Funded by the Open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如涉及研究成果相關收益,由文研院與課題負責人另行協商分配事宜。 7.申報課題須按規定填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放課題申請書》(見附件),并經申請人所在責任單位審核蓋章后發至指定郵箱,紙質版一式三份請郵寄至以下通信地址,確保電子版和紙質版一致。 三、申報時間 2025年5月8日前發至指定郵箱,逾期不予受理。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王林安 84635967 丁燕 84630395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高原街2號 電子郵箱:kezongchu@cach.org.cn
附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放課題申請書(模板)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2025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