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伴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弧形廊彩畫研究型保護修復工作完成,北京協和醫學院弧形廊民國初年彩畫修復后觀瞻活動在協和醫學院壹號禮堂和九號院舉行。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主任張俊峰、辦公室副主任兼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陳紅,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黨委書記李六三出席活動;文物專家代表、修復團隊成員及其他參建單位代表等到場觀禮。
 與會領導與修復團隊負責人合影 (從左至右:李六三、高峰、鄧超、李青、李群、王辰、陳名杰、王云峰、張俊峰、陳紅、葉思茂)
與會領導和嘉賓觀看了弧形廊民國初年彩畫修復宣傳片,聽取了我院對此次弧形廊內檐彩畫的修復成果匯報,強調了協和畫廊彩畫研究性保護修復工作的示范意義。
 李六三書記和高峰所長為李群副部長、王辰院校長介紹協和畫廊彩畫的修復情況
協和醫學院是我國現代醫學的發源地。學校建造伊始,就以中西合璧的經典建筑詮釋了科學主義的內涵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協和醫學院弧形廊(協和畫廊)的內檐彩畫,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是中西文化的完美結合,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是建筑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結合,是中國優秀傳統營造思想兼收并蓄的典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修復完成后的協和畫廊內檐彩畫
活動中,李六三書記介紹彩畫修復情況時表示,協和醫學院百年彩畫體現了東西方藝術融合的特點,是民國時期“承傳統、創新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藝術創作思想的杰出典范。彩畫修復團隊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信息采集、價值挖掘、病理分析、材料試驗、工藝論證、程序優化、效果評估等方面開展工作,建立彩畫保護修復技術體系。最大限度保留了文化信息完整性、時代性和協和畫廊的韻味,體現了我們對東方文物保護理念的思考與探索。在完成該項目研究性修復的同時,履行了文研院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標準示范的國家隊職能。
 李六三書記介紹彩畫修復保護工作
 李六三書記和協和醫學院王辰院校長與我院彩畫修復團隊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