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 2024-03-08 16:52 北京
“盜竊、盜掘、倒賣、走私文物等違法行為嚴重影響文物安全,破壞文物管理秩序。”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李六三十分關注文物安全問題,“近年來,國家文物局積極會同公安部等有關部門,持續加大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力度,始終保持強力震懾和高壓態勢。但受高額利益驅動,犯罪分子依然頂風作案,文物違法犯罪活動向網絡蔓延。”

通過調研,李六三發現,一方面犯罪分子通過網絡平臺交流信息、購買工具、鑒定文物、非法交易等,另一方面網絡平臺的短視頻、直播中,關于探墓、尋寶、鑒寶類內容頻頻成為熱點,多數內容涉嫌虛假宣傳、誤導公眾,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文物管理秩序,破壞了文物保護的社會環境。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李六三認為,近年來,網絡平臺作為新興媒介,傳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對文物工作的影響也在逐漸加大,加強網絡平臺涉及文物違法犯罪類內容的監管意義重大,也是營造濃厚的文物保護社會氛圍的一項重要舉措。 “建議網信、文物、公安、市場等相關部門建立完善文物安全長效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作,細化對各類網絡平臺監管措施,密切關注和核查處理涉嫌探墓、尋寶、文物非法買賣等短視頻、直播有關內容,督導對違法違規信息、賬號和網站平臺進行依法依規處置、封禁等,對發現的各類違法犯罪線索,及時移交公安部門查處。”李六三說。 他還建議,加大文物安全宣傳力度,指導網絡平臺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加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力度,特別是對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中的典型案件和先進事跡等進行廣泛宣傳報道,營造保護文物、共同守護文物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