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我院組織召開“世紀回望——紀念祁英濤先生暨中國古建筑保護探索之路”座談會,以祁英濤先生主持參與的古建筑保護工作為線索,展示、總結這一時期我國的古建筑保護思想與實踐,探討中國古建筑保護事業發展之路。會議邀請了原中國文物研究所(現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所長黃克忠先生、原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現河北省文物與古建筑保護研究院)主任陳國瑩先生、東南大學教授朱光亞先生等30余位古建筑保護相關專家學者,以及祁英濤先生的家人參加會議。 與會老專家、學者等,重點圍繞祁英濤先生相關事跡,聚焦我國古建筑保護領域成就與發展進行了交流分享。專家們紛紛表達了對祁英濤先生專業能力、個人素養的高度認可與評價。專家發言中提到,祁英濤先生注重古建筑形制考察、研究,擅長記錄與總結,結合文物保護實際,探索文物保護的原則和理念,同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他的著作是中國古建筑保護歷史的記錄,更為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提供參考。專家們強調,古建筑保護工作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起步點,以祁英濤先生為代表的老輩專家學者從中國古建筑保護為切入點,探索形成了中國文物保護基本理念與方法,希望當代文保人沿著老先生們古建筑保護探索之路,聚焦文物保護重點問題、核心問題,凝心聚力、精準發力,深入總結凝練、開創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新路徑。

 會議現場
祁世明(祁英濤先生兒子)先生回憶、講述了祁英濤先生在文物保護工作投入,以及為人處世、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關事跡。他表示,通過本次座談更加深入了解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感受到祁英濤先生以及老輩專家學者對文物工作的熱愛與堅守,同時表達了對舉辦此次紀念活動的感謝以及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祁英濤先生家人
我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六三表示,祁英濤先生是新中國文物保護事業的卓越代表,是我院古建筑領域帶頭人。舉辦本次紀念活動,是為緬懷以祁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專家的精神風范和豐功偉績,凝練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精神:“敬重歷史、珍愛文物,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嚴謹治學、精益求精,崇尚科學、不斷創新”。同時為激勵年輕一代繼承和弘揚老一輩古建人潛精研思、術業精專、勇于創新的學者精神。他表示,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蓬勃發展貢獻積極力量,文研院將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推動完善文物保護法治體系建設,筑牢文物保護安全底線;二是加強多部門間協作,凝聚文物保護共識,通力協作,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蓄勢賦能;三是開門辦院、促進多學科融合發展,推動文物保護技術創新和發展;四是借助中國文化遺產大學的成立,加強文物保護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培養、儲備理論基礎與實踐并重的復合型人才;五是爭取財政、省市縣、社會資金等多渠道資金支持,為切實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奠定堅實基礎;六是加強科技賦能文化遺產保護,文研院將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契機,與各家單位強強聯合,積極探索新時代文化遺產科技保護新路徑;七是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引導社會力量關注、參與文物保護;八是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深入挖掘文物價值,注重文化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協調。
 李六三院長發言
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表示,以祁英濤先生為代表的前輩們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為新中國文物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表示,文物保護工作理念為魂、制度為骨、工程為血,希望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各古建保護力量攜手搭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聯盟,不斷探索構建具有文物特色、符合文物實際的文物保護理論體系、制度體系等,做好研究性文物保護工程,助力文物延年益壽。
 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
本次會議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故宮博物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敦煌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與古建筑保護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協辦。 為配合此次座談會,我院還舉辦了“世紀回望——紀念祁英濤先生暨中國古建筑保護探索之路”專題展覽。
 簽名留念
 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