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上,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中國外交部大使王福康,吉爾吉斯共和國文化、信息、體育和青年政策部部長馬克蘇托夫·阿爾金別克·阿斯卡羅維奇,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文化部部長達夫拉特佐達·祖爾菲婭·達夫拉特,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杜爾德耶夫,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文化遺產署署長巴霍迪爾·阿卜迪卡里莫夫共同為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揭牌。

據介紹,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是“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成果,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由西北大學整合相關研究力量成立。中心秉承“考古、合作、共享、傳承”的發展理念,致力于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學術機構合作,面向中亞、西亞、南亞開展聯合考古工作,研究絲綢之路歷史和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互動歷程,保護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中心作為開放性的國際化平臺,將為各國學者提供合作機會和資助,與各國學術機構聯合培養絲綢之路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與各國學術機構共同建設多學科交叉融合、開放共享的國際聯合實驗室,為絲綢之路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合作研究提供科技支撐。與各國學術機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文明互鑒交流平臺,定期聯合舉辦絲綢之路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目前,中心已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13所高校、科研機構簽署共建協議。聘請了來自9個國家26位考古領域專家學者擔任中心學術委員,初步搭建起一個開放共享的學術合作交流平臺。
轉載自國家文物局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