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下午,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科研創作處處長劉海勇,辦公室廖垣一行3人來我院交流座談。我院李六三院長,李向東副院長,科研綜合管理處(外事處)副處長黨志剛參加座談。 高世名介紹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基本情況、院系設置、資源優勢、重大成果等內容。他表示,進入新時代以來,美術事業迎來全新歷史發展機遇。中國美術學院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探索美術與國家敘事體系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未來,中國美術學院希望與文研院在3方面開展合作。一是謀劃共建傳統藝術品修復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聚焦書畫、造像、器物修復開展合作。二是在文化遺產展示利用、文創研發、視覺重現、元宇宙設計、游學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多元合作,以重大考古、文物保護、古文字等項目為支撐,推動美術事業與文物事業融合發展。三是聯合開展人才培養。中國美術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成績位列全國藝術類院校首位,擁有集研究、品鑒、修復、展陳設計、文創等于一體的專業框架體系與豐富教學資源,可通過開設高研班、人才培養項目等方式共同培養高層次文博行業人才。 李六三表示,文研院歷史悠久,在文物保護、修復、管理等方面積淀深厚。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確立后,在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等方面對文研院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文研院堅持“開門辦院”理念,愿與中國美術學院強強聯合、各取所長,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方式,為后續雙方開展穩定的機制性合作作出框架性安排。未來雙方可在5方面開展務實合作。一是創新文物活化利用。文研院賡續中國營造學社精神,現藏有中國營造學社留存的文物資料和全國大量的古文獻資料,雙方可據此開展文創研發。此外,雙方可以我院文物工作者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為題,合作拍攝紀錄片或宣傳視頻,助力讓文物活起來。二是合作革命文物展覽展陳,用文物講好紅色故事。文研院承擔了大量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雙方可以此為抓手,共同組建項目團隊,推動革命精神傳承。三是以“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文物科技鑒定中心)為支撐,依托可移動文物數據庫及良好的實驗條件等資源,共同謀劃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共享科研成果。文研院愿聘請中國美術學院優秀人才為特聘研究員,參與我院承接的具體項目。四是深化交流合作,探索文保學歷教育新路徑。雙方可攜手謀劃舉辦系列論壇,形成品牌效應,推動文物與美術的行業交流對話。同時開展大國工匠學歷繼續教育合作,嘗試突破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困難瓶頸。五是共建北京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基金會。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成立專項基金等方式,調動社會力量,為政府資金覆蓋不足的美術與文物保護研究課題、項目等提供有益補充。 李六三表示,文研院愿與中國美術學院合作建設傳統藝術品修復重點實驗室,并為實驗室提供專業人才支撐。 會后,我院科研綜合管理處(外事處)與中國美術學院科研創作處負責對接雙方戰略合作協議起草事宜。
 我院與中國美術學院一行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