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推進國家文化遺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簡稱“科創中心”),2022年1月21日上午,李六三院長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進行實地調研。 為了更直觀的感受高科技實驗室的構成,李六三院長一行重點調研了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簡稱“CBAS”)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簡稱“HIST”)的數據共享室、數據交叉室、3D數字地球科學平臺,實地感受了實驗室的布局、設備構成、數據存儲應用和功能實現等具體內容,并與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參觀結束后,李六三院長一行與CBAS和HIST主任郭華東院士及部分專家進行了座談。 郭華東院士首先對李六三院長一行表達了誠摯的歡迎,而后簡要介紹了兩個中心的情況,對文物行業建設科創中心的舉措表示支持,并表達了期待能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簡稱“文研院”)開展深入合作的意愿。 李六三院長對郭華東院士百忙之中能夠接待調研組一行表達了誠摯的感謝。李院長表示,此次調研的目的一是實地考察國內頂尖實驗室的狀況,使科創中心實驗室的建設目標具象化;二是對于科創中心擬建設的震動平臺各方意見不夠統一,不利于領導決策,想請院士和各位專家給予一些建議;三是帶著合作的意愿,雙方在長城保護、長江保護監測、大遺址保護監測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能夠強強聯合,著眼未來,落實總書記科技為文物保護賦能的要求。 喬云飛副院長向郭華東院士及專家介紹了文研院參與調研的人員,然后詳細介紹了我院的歷史沿革、學科構成、開展的重大任務和取得的重要成績。CBAS合作發展部部長孫中昶和HIST副主任陳富龍先后介紹了兩個中心的情況。 討論交流階段,李六三院長表示,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是文物行業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對于文研院來說更是前景光明,不僅增加了編制,還被指定為建設主體建設科創中心。但是,科創中心的建設是文物行業“破天荒”的大事,經驗和相關人才都比較缺乏,特別是對于大型震動臺的建設,行業內專家的意見還未能達成一致。本著好事要辦好的原則,文研院建設團隊多方調研,充分論證,目的就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保證建成后科創中心的使用、運行和維護更平穩、科學。 郭華東院士表示,科創中心的建設對文物行業來說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情。文研院作為文物保護行業的國家隊,能夠擔負科創中心的建設任務也是實至名歸。對于震動平臺的建設,郭院士建議慎重考慮,可以考慮建設一個綜合性的實驗平臺。 座談結束后,郭華東院士和李六三院長進行了簡短的贈書儀式。
 參觀實驗室
 郭華東院士
 李六三院長、喬云飛副院長與郭華東院士等專家交流
 贈書儀式
 參會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