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歷時15天,由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辦的“2021年度壁畫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順利結業。陜西歷史博物館保護修復部主任路智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育培訓學院副教務長張曉彤等出席了結業匯報會暨結業儀式。 結業匯報上,學員代表就壁畫保存現狀調查與價值評估、科學檢測和病害機理分析、典型唐墓壁畫制作工藝及揭取方法的模擬實驗、保護修復技術和修復實驗進行了四個專題匯報。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楊文宗對學員匯報進行了點評,他表示本次培訓時間短任務重,學員們既完成了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又完成了館藏壁畫從揭取至保護修復全流程的操作和專題研究匯報,實現了知行合一的培訓目標。路智勇主任指出本次培訓課程設計合理,內容全面,充分體現了國家文物局科研基地和人才培訓基地合作的優勢。陜西歷史博物館將持續支持館藏壁畫文物保護修復人才的培養,同時將針對文物修復的重點難點問題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開展更深層次的探討與合作。 張曉彤副教務長對本次培訓班作了總結,她強調通過教育培訓實現壁畫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培養與使用融合、研究與應用融合、學科融合,突破邊界、守正創新,是本次培訓的核心所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和陜西歷史博物館豐富館藏壁畫資源及雄厚科研、師資力量,是本次培訓成功舉辦的良好保障。此次培訓既傳播了壁畫文物保護修復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方法,又實現了教學和工程實踐的互動,完成了一次館藏壁畫保護修復綜合實踐及研究方法模式的成功探索,使受訓者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為今后繼續開展壁畫保護修復專業人才培養和相關研究帶來了信心和勇氣。 20名學員分組完成了《蘇思勖墓壁畫保護修復方案》4份,提交工作日志4份、手繪及CAD病害圖各4份,清洗完成蘇思勖墓壁畫4幅(B臨244、B臨247、B臨252、B臨254),完成壁畫臨摹繪制20幅。全體學員均通過考核,獲得結業證書。

 教學過程
 教學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