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6日至29日,我院承擔的“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處置研究”項目組一行對北方地區山西省文物示范點進行了現場調研,與運城市文物局、大同云岡石窟研究院、應縣人民政府及永濟市文物局等調研點有關部門進行了座談。 調研組一行對擬選項目示范點-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云岡石窟、應縣木塔文物現場進行實地調研,并與當地相關部門人員召開座談會。項目負責人喬云飛副院長介紹項目研究的目標及意義、內容、框架、成果等,項目參與單位介紹各課題的研究內容及資料需求;示范點單位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文物現狀、數據資料及歷史自然災害發生情況等。各項目試點單位表示將全力支持項目在當地的落地實施,并就此提出了建議和需求。通過此次調研,調研組詳細了解示范點的文物現狀、保護、考古、管理及防災減災、需求等情況,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實施的思路和目標,并與文物示范點建立了聯絡機制,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及落地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處置研究》是科技部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研發專項,基于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要求,針對古建筑、古遺址、石窟寺及石刻,選擇地震、洪澇、大風主要影響我國不可移動文物的主要災種,進行文物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理論研究、風險圖構建、監測預警與應急管理方案設計等。項目依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開展示范應用,將對不可移動文物防范自然災害提供科技支撐。
 項目組調研云岡石窟
 項目組調研應縣木塔
 項目組與大同云岡石窟研究院相關人員座談
 項目組與應縣縣委及應縣木塔單位相關人員座談
 項目組與運城市文物局及遺址單位相關人員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