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和三聯書店聯合舉辦的“絲綢之路學術出版座談會暨《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新書分享會”在中國出版集團召開。全國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譚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以及故宮博物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中國紫禁城學會、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多家機構的三十余位領導和專家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三聯書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三秋主持。 三聯書店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編輯肖啟明在致辭中表示,《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以考古新發現為先導,一方面立足全球史的大視野觀察研究,一方面從小處著手,采擷歷史的亮點,對歷史細節進行追問。這些基礎性研究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的構想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對該著作出版表示祝賀。他分享了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文研院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的“大遺址保護行動跟蹤研究”、“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研究”等系列重大基礎理論研究與保護實踐工作,以及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重要論斷,文研院在柬埔寨、尼泊爾、烏斯別克斯坦、塞爾維亞等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情況。 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指出葛承雍先生新著以深厚的歷史文獻研究的積累為基礎,從不同的視角對近些年重要的考古發現進行了細致、全面的梳理,是當今出版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中國出版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譚躍在致辭中致敬葛先生堅持用文物和史料說話,體現中國學者學術研究的話語權。他同時表達了集團和三聯將以讀者為中心增強學術出版的文化影響力,以“一帶一路”為話題參與構建國際學術話語體系。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蘇士澍表示,葛先生堅持還原歷史全貌,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動態,注重中華文化傳播,既為學術界樹立標桿,又為出版界增添光彩,讓廣大讀者真正吸收營養和大有收獲。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向葛承雍先生表示祝賀和深深的敬意。他指出該著作考據翔實、觀點新穎,對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接著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一書的所涉內容,以及長安與絲綢之路研究這一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孫機先生認為,該著作是對絲綢之路研究提綱挈領的代表作,細節考證充分。王小甫、晉宏逵、詹長法、林梅村、陳星燦、揚之水、羅世平、李軍、蘇榮譽、王瑋、曹兵武等學者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先后發言。大家一致表示,葛先生的書將考古與文獻相結合,同時引入考察歷史學、圖像歷史學的研究方法表示贊賞,以獨特的視角用有趣的描述、觀察以及透析,多維度的向大家展示出歷史,成為絲綢之路研究中的重要文獻。絲綢之路與全球化、一體化,都是一種國際交流,這部書充分圍繞這個主題,研究深入細致,通過對細節的深度的挖掘,從一件小文物追溯求源,有考證,給人以啟迪,并且為構建絲綢之路學術體系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礎。 最后,本書作者葛承雍教授分享了該書撰寫情況及出版審查時的過程,提醒我們對圖書質量的保證要精益求精。同時也分享了其對絲綢之路二十多年來的研究心得和收獲。特別感謝孫機先生對其的指引和影響。他認為,人類的記憶是文化的記憶,人類的歷史依賴文化而延續,因此學術研究應當考古是先導、史學是基礎、文學是雙翼。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看萬件物。
.jpg)
.jpg)
.jpg) 三聯書店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編輯肖啟明致辭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致辭
 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致辭
.jpg) 中國出版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譚躍致辭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蘇士澍致辭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致辭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名譽院長、資深研究館員 孫機發言
 本書作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 葛承雍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