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組織召開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處置研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來自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國家文物局科技司的領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黃克忠研究館員、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徐建院士、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研究館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鐵付德研究館員、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振動控制技術研究中心胡明祎主任、故宮博物院狄雅靜副研究館員、中天恒信(北京)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劉明華高級會計師等咨詢專家,以及項目(課題)相關單位百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柴曉明院長致辭中表示,感謝科學技術部和國家文物局對項目立項的大力支持,感謝項目參與單位的共同努力,希望各位咨詢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并強調會舉全院之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陳光杰巡視員對文研院成功申報重點研發專項表示祝賀,并著重強調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與財務問題,以及如何保證項目實施方案的可行性。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張巧顯處長介紹了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的立項背景、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的主要目的,強調充分發揮項目承擔單位的統籌協調能力,落實法人責任、完善項目管理機制,確保項目有效實施。國家文物局科技與信息處彭馨處長對項目啟動表示祝賀,對項目承擔單位的努力表示認可,期待項目研究成果能夠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并承諾做好項目實施的協調服務。 隨后,項目負責人喬云飛研究館員匯報了項目實施方案,課題一負責人陳云浩教授、課題二陳富龍研究員、課題三負責人郭小東教授、課題四負責人鄧揚教授和課題五負責人李宏松研究館員分別匯報了課題實施方案。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實施方案研究目標與內容較為合理、系統,項目任務分解、技術路線和進度安排嚴謹可行。前期研究基礎和準備工作較為扎實,符合項目任務書要求和當前事業發展需求;并建議重視風險預防等關鍵問題的基礎理論研究,突出課題層面對項目的支撐作用,強化課題與課題間的邏輯關聯,強化項目承擔單位對項目下設課題執行過程管理與督導。 最后,喬云飛副院長總結發言,一方面代表項目組感謝專家們的寶貴建議;另一方面代表文研院感謝科技部、21世紀管理中心和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與專業指導,并將盡早謀劃、按時保質完成項目研究任務。
.jpg) 會議現場
.jpg) 柴曉明院長致辭
.jpg) 陳光杰巡視員發言
.jpg) 張巧顯處長發言 彭馨處長發言
.jpg) 項目負責人喬云飛研究館員匯報
.jpg) 課題一負責人陳云浩教授匯報
.jpg) 課題二陳富龍教授匯報
.jpg) 課題三負責人郭小東教授匯報
.jpg) 課題四負責人鄧揚教授匯報
.jpg) 課題五負責人李宏松研究館員匯報
.jpg) 咨詢專家組專家黃克忠研究館員發言
 咨詢專家組專家徐建院士發言
.jpg) 咨詢專家組專家劉曙光研究館員發言
.jpg) 咨詢專家組專家鐵付德研究館員發言
 咨詢專家組專家狄雅靜副研究館員發言
 咨詢專家組專家胡明祎主任發言
.jpg) 咨詢專家組專家劉明華高級會計師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