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重點工程與項目


  2011-12-13

  第四部分  重點工程與項目

  一、重慶大足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前期調查與研究實驗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受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委托,我院牽頭組織了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的前期調查評估和實驗研究。截至2009年底,在制訂詳細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完成了千手觀音保存現狀的調查評估與試驗研究,保護工程工藝修復試驗和大漆以及傳統漆工藝試驗研究等工作。
  2010年,完成了針對大足千手觀音的彩繪和金箔搶救性加固前期試驗,千手觀音雕像巖石、金箔、彩繪風化病害破壞機理研究,風化砂巖滲透加固保護材料試驗,巖土體工程地質詳細勘察,貼金工藝研究與修復試驗,雕刻巖體穩定性測試與評估進度,千手觀音環境監測前期研究等項目子課題的研究,并依照中期目標完成了報告匯總工作。6月29日,通過重慶市文物局組織的中期論證會審議。同時還完成總體工作方案,完善了基于近景攝影測量的高清晰圖件制作等項工作。針對小面積試驗區開展的現場修復試驗也取得了良好收效。

  二、大運河遺產保護總體規劃編制
  為配合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受國家文物局委托,我院承擔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東南大學等6家科研單位的協助下,完成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總體規劃(初稿),并通過專家評審。
  受山東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我院還承擔了大運河遺產山東段、河南段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在進行深入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分別完成了大運河山東段和河南段保護規劃,并通過專家評審。

  三、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跡茶膠寺保護工程
  根據中柬兩國政府《中柬兩國政府雙邊合作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與柬埔寨王國吳哥文物局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與柬埔寨王國吳哥文物局關于保護吳哥古跡二期項目的協議》,茶膠寺保護和修復工程正式列為援柬二期吳哥古跡保護項目。受國家文物局委托,我院作為中國政府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跡保護修復工程的執行機構,承擔了茶膠寺保護和修復工程。
  2010年,我院正式提交了茶膠寺八座單體建筑的保護設計方案,并通過專家論證,同時完成了茶膠寺保護工程總體研究報告,并提交吳哥古跡保護協調委員會(ICC)和柬埔寨政府,總體研究報告獲得了ICC批準和專家們的較高評價,獲得柬埔寨吳哥文物局的施工許可,為下一階段保護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先決條件。
  2010年11月27日,舉行了茶膠寺保護工程的開工典禮,柬埔寨王國政府宋安副首相、中國文化部蔡武部長、國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長出席開工典禮。

  四、“南澳I號”沉船遺址搶救發掘
  我院與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建了“南澳I號”考古隊,水下中心孫鍵研究員出任雙隊長之一。考古隊從2010年4月開始,連續進行了近4個月的搶救發掘工作。現初步探明“南澳I號”沉船基本情況,出水文物逾萬件,以瓷器為主。發掘資料整理工作基本告竣,并完成了年度工作報告和2011年發掘方案的撰寫工作。


國家文物局顧玉才副局長(左二)檢查指導南澳一號發掘工作

  五、福建“半洋礁I號”沉船遺址重點調查
  根據國家文物局部署,我院會同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協調海南、廣東、浙江、青島、國家博物館等相關單位專業人員和設備,對“半洋礁I號”進行了為期40天的重點調查,克服了惡劣天氣及水下能見度差等困難,基本摸清了沉船的埋藏狀況,完成了調研工作報告。

  六、應縣木塔現狀信息系統建設和二期監測
  受山西應縣人民政府委托,自2008年起,我院承擔了應縣木塔整體保養性維修與監測方案設計、應縣木塔監測系統設計與實施、應縣木塔保養維修工程監理與技術指導等項目。
  2010年,完成了應縣木塔現狀信息系統建設第一階段工作,第二階段的數據采集工作進展順利,建立了數據庫后臺管理系統,其中包括整體結構變形監測基準體系建設、二層明層現狀三維空間結構精確化激光掃描與繪圖、應縣木塔風壓系數現場實測與分析等內容。同時,對院落積水與臺明險情進行了初步勘察,并積極協調應縣文物局開展詳細勘察和保護設計方面的工作。

  七、花山巖畫保護工程
  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局委托,我院于2008年9月起承擔了花山巖畫搶救性保護工程,至2009年底完成了巖畫本體保存狀況及存在病害調查,巖畫粘結加固材料篩選及初步試驗等工作。
  2010年,完成了花山巖畫第一期搶修保護工程設計,同時開展花山巖畫顏料膠結材料分析和顏料層脫落及褪色病害原因、保護材料研發和巖畫保護試驗及耐老化性能測試、石灰巖質文物注漿材料老化試驗和后期材料性能評價等項研究。巖畫防風化保護前期研究現場試驗工作也已完成。

  八、長城資源調查
  受國家文物局委托,自2007年起,我院承擔了長城資源調查工作,依照前期準備、野外調查、數據整理和報告編寫等步驟有序開展。至2009年底,明長城資源調查和測繪工作基本結束,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資源調查全面展開。

  2010年,完成了《中國明長城資源調查工作報告》(初稿),并完成《中國明長城資源調查報告》資料搜集與整理工作;同時對測繪數據進行全面檢查,形成《明長城資源調查測繪成果數據檢查結果》;完成了長城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研制工作,與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合作開展了長城資源調查數據處理、整合與建庫工作;基本完成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資源田野調查工作;完成長城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編撰了《世界遺產中國長城?明代卷》圖錄和《長城世界文化遺產突出普遍價值聲明》(初稿)。

  九、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材料初審整理與簡介編寫
  受國家文物局委托,2010年,我院承擔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材料初審整理與簡介編寫工作。至年底,申報材料接收任務基本完成,共接收并整理了4400處申報材料;編制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材料交接登記表》;開發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評審系統軟件》,并完成《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評審標準》起草工作,起草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介范本和簡介編寫要求,并與中央文獻研究室、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寫起草了3031處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十、云南哈尼梯田申遺文本編制
  受云南省紅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委托,我院承擔了紅河哈尼梯田申報世界遺產文本編制項目。按照《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要求,在文本編制中引入了人居環境科學理念,積極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自然、產業方面的深層動因,揭示了哈尼梯田蘊含的科學價值與文化傳統之間直接而緊密的聯系。

  2010年7月完成申遺文本,并獲得世界遺產專家與國家文物局較高評價,突出普遍價值的陳述草案在無錫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進行了主題宣講,得到了與會專家與領導的認可。

  十一、青海玉樹新寨嘉那嘛尼震后搶險維修工程
  青海玉樹地震后,我院立即組成了以楊新、永昕群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組趕赴玉樹,克服了高原缺氧、生活條件差等困難,僅用不到10天時間完成了新寨嘉那嘛尼的勘察和維修設計構想(包括十三座塔、三座殿和嘛尼堆的勘察設計任務),搶險維修方案已獲批準并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圓滿完成了玉樹災后第一個文物保護工程的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繪制;同時完成了《青海省玉樹嘉那嘛呢保護規劃》文本初稿。

  十二、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文物保護
  受四川省文物局委托,我院承擔了七曲山大廟和德陽龍護舍利寶塔搶險加固工程。在編制完搶險維修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我院專業技術人員多次赴現場指導。2010年,七曲山大廟的搶險工程與龍護舍利塔保護工程施工接近尾聲。同時我院技術人員還完成了梓潼縣貞孝節烈總坊本體保護方案設計工作。

  十三、西藏文物保護項目
  受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2007年起,我院承擔了《西藏布達拉宮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在現場勘察、建筑結構監測的基礎上,2010年,完成了《西藏布達拉宮保護規劃》文本編制工作。
  此外,還完成了白居寺保護工程設計和哲蚌寺錯欽大殿壁畫搶救性保護方案設計。

  十四、潼南大佛本體保護修復工程
  受潼南縣大佛寺景區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我院承擔了潼南大佛保護修復工程。自2010年9月25日開工以來,各項工作按照工作計劃積極推進。潼南大佛頭部(面部和發髻)的保護修復工作順利開展,大佛軀干部分保護修復的第一階段積塵去除和表面清洗工作同時啟動。在現場進行的金箔揭取、回貼等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十五、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
  受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管理處委托,我院承擔了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項目。截止2010年底,已經順利完成規劃設計工作。該規劃立足于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考古遺址”特性,同時結合一般公園的設計概念和方法,提出了一套以牛河梁考古遺址價值和現狀為基礎的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設計原則、目標及其策略、方案。

  十六、文物修復培訓項目
  2010年,完成專業技術及崗前培訓班6個,培訓專業方向包括考古出土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館藏壁畫保護修復、館藏石質文物保護修復、考古發掘現場保護等,參加培訓人員119人。培訓期間,在專家與教師的指導下,學員修復文物106件(套)。同時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3次,翻譯、編輯、出版著作論文集5冊。

  其中,中意合作文物保護修復培訓二期主要圍繞成果轉化,與意大利非洲東方研究院合作,于12月6日至14日舉辦了“科學與修復,物理與化學在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提高培訓班,18名中意合作一期、二期        (國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長和意大利駐華大使為培訓班學員頒發證書)項目學員參加培訓,同時承辦了中意合作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并正式出版《保護承德-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廟宇總體保護規劃前期研究》、Casel Brandi《修復理論》(中文版第二版)的編輯出版工作。

  中日韓合作絲綢之路沿線文物保護修復技術人員培養計劃舉辦了壁畫、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培訓,對來自絲路沿線的專業技術人員26人進行培訓。學員完成了河北灣漳壁畫及河南洛陽唐墓壁畫的保護修復、新疆吐魯番地區考古出土紡織品保護修復等一批文物的保護修復實踐工作,并完成了兩本修復報告及學術論文的撰寫。

  此外,還舉辦了館藏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和館藏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培訓班以及全國新任考古領隊崗前培訓等。

  十七、院藏珍貴古籍及文物資料搶救保護項目
  2009年起,院啟動“院藏珍貴古籍及文物資料搶救保護項目”,并完成2005年我院接收的特藏珍貴古籍、善本庫古籍及古建圖紙等文物的整理工作。2010年,重點完成了西域文獻整理工作,摸清了院藏敦煌西域文獻的家底,并進行識別鑒定和拼綴釋讀等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編纂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西域文獻遺珍》一書;完成了院藏善本古籍的甄辨及編目整理工作,輯錄完成《院藏善本書目》。同時,整理圖紙類檔案4831份,整理各類歷史資料900余套。同時還完成了地下庫房恒溫恒濕設備和滅火設備及密集書架的安裝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狠狠的干综合网|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自拍|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