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監控漳州試點最新進展
|
2011-02-15 |
近年來,水下文化遺產面臨著瘋狂盜撈的嚴重威脅,同時由于其所處特殊環境等原因,其安全防范、監管工作難度要遠大于陸地文物保護。2010年8月,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結合“半洋礁1號”沉船調查項目,會同福建、漳州文物部門開展了這項水下文化遺產安全監控試點項目,力圖在解決半洋礁水域水下文物保護監控問題的同時,為全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監控摸索經驗。為此,水下中心數次組織多家單位的專家赴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并分別在北京、福建召開方案論證會,初步提出了“浮標監控”、“座底監控”、“反蛙人聲納與無人機協同監控”等三種技術方案(還有其它監控方案尚未最后完成)及經費預算等。同時,漳州市文管辦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也就相關部門如何協同配合,建立長效保護監控機制進行研究、探索,并已有初步方案。我們希望,通過集成現有科技手段結合長效機制,為今后全國的水下遺址保護、安全監控工作提供一種或數種可行方案或者經驗。
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監控漳州試點工作還得到了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福建省文物局的有力支持和指導。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副司長劉銘威、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等領導同志親臨現場指導。
供稿人:范伊然、丁見祥,核稿人:柴曉明
|
|
|
|
|
|